top of page

什麼是MKH-Haase哈斯理論(德國驗光)?德國最先進的雙目視覺功能測試

已更新:2022年6月1日

Hans-Joachim Haase(1915 年 - 2001 年 12 月 20 日)是德國鐘錶匠、眼鏡師和發明家,他以一種用於測試雙眼視力的設備和 MKH 方法而聞名,MKH 方法是一種旨在使用矯正鏡片改善雙眼視力的替代方法。


MKH-Haase 方法

Haase 是一名配鏡師的兒子,他接受了正式培訓成為一名鐘錶匠和一名配鏡師,並於 1951 年成為一名Meister配鏡師。


從 1953 年起,他在柏林的 (SFOF) 擔任教職。


Haase懷著對雙眼視覺的濃厚興趣,開發了新穎的雙眼視覺測試方法。他開發了一種用於視力測試的設備,該設備後來由Carl Zeiss公司以Polatest的名義製造和銷售。


Haase 開發了一種旨在改善雙眼視力的方法,稱為MKH 方法(簡稱:Mess- und Korrektionsmethodik nach H.-J. Haase),該方法尤其在德語國家廣為人知。


該方法包括測量與異斜視或隱斜視不同的所謂的角度錯位(稱為相關隱斜視或隱藏斜視)

Polatest

並涉及使用棱鏡進行校正. 在 MKH 方法中,這種所謂的錯位由Polatest設備評估,隨後指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棱鏡眼鏡來糾正所謂的錯位,並根據 Polatest 結果製作棱鏡眼鏡。MKH 方法聲稱可以減輕眼睛疲勞- 相關症狀。


Haase 獲得以下獎項:


德國驗光師協會 (DGO)

Simon-Plössl-Medal (奧地利)

Zentralverband der Augenoptiker榮譽金獎

國際雙目視覺協會 ( Internationale Vereinigung für Binokulares Sehen , IVBS) 的成立是為了進一步推進他的 MKH 方法。該協會以他的名義設立了一個獎項,該獎項自 2003 年起可頒發。


HJ Haase 開發了一套用於測量相關隱斜視和立體視覺的測試,每個測試使用各種不同的目標。


Polatest 測試 視標圖

Polatest 測試使用各種不同的目標測量遠處和近處的相關隱斜。這種測試方法和解釋被稱為 MKH-Haase 方法。


注視視差是在正常雙眼視覺過程中,當兩隻眼睛注視在一個物體上時,一隻眼睛或兩隻眼睛的小眼球錯位。將固視視差減少到零所需的棱鏡量被稱為“相關隱斜”。


Haase教授(柏林眼鏡光學學院)建立的檢驗理論。

【完全矯正理論】

一部融像除去眼位

假設主觀視覺功能障礙得到改善

在極地測試中獲得的值的理論應該被完全糾正。

當有斜位時,眼外肌因融合而持續承受負荷,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,雙眼視覺時視網膜圖像的認知能力就會降低。

因此,立體視覺被延遲,距離感被錯誤識別,視覺功能惡化。



273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